分享到 Facebook 推至Plurk 推至twitter 【中心的視界】97年大專視障學生歡樂學習營
文/淳樸
「我帶過那麼多探索體驗的營隊,從來沒有遇過那麼多人掉眼淚,這讓我的內心受到很大的衝擊,相信大家跟我一樣,也學習到很多。」繩索體驗指導教練徐彥暉說。
傍晚時刻的體驗園區內,除了一縷羸弱的斜陽,還摻雜著不甚悅耳的蟲鳴。剛體驗完高空繩索的學員,正屏氣凝神地聆聽小組的心得分享。教練的那席話,讓空氣瞬時寧靜而清晰,迴盪在每位體驗者的心中許久。學員們圍起圈子,激動且急切地向教練說著專屬於他們個人的冒險過程,言行之間仍保持十足的亢奮與無限的驕傲。
連續四年由教育部主辦、淡江大學盲生資源中心承辦的「大專視障學生歡樂學習營」,今年選在桃園龍潭的渴望園區舉辦,活動內容除邀請張安箴檢察官就「人權與性別平等」專題演講外,還有韓福榮、林美清老師開辦的「生涯發展與就業準備」課程、林欽益老師授課的「肯定自我、創造自我」,以及由淡江大學盲生資源中心系統工程師林柏榮、張金順主講的「視障專業技能加強班」等,供參與的學員選修。
在開訓的雙向座談裡,教育部特教小組羅清水執行秘書以幽默風趣的口吻,回答學子們所提出的問題,現場互動相當熱烈。出席的貴賓包括淡江大學高柏園副校長、台北市市立啟明學校林麗慧校長、國立新竹教育大學黃國晏教授,皆與學員大方分享自己求學與職場上的心得。
本次營隊中最受矚目的,莫過於與台灣外展中心(Outward Bound)合作的戶外探索體驗課程。
繞過街角,學員肩搭肩出現在人行道上,炙烤的太陽與燥熱的強風無損於大家的玩興,一早的尋寶任務讓大家都抖擻精神。引領小組團隊尋找目標的工具是一張簡易座標圖、一台GPS全球定位儀、以及小組間聯繫的無線電對講機。此時視力較佳的學員便會自居為探路先鋒,而判讀寶藏盒內的點字提示則非視得點字的學員莫屬,有人擔任策士、有人負責後勤聯繫,團隊的雛形儼然形成。從輕鬆的遊戲中,許多孩子第一次體會到團隊共識與默契的強大力量,而關卡所設定的問題,也激發學員的決策與創意能力。
「大家不要急,我們來想想看要怎麼通過這個圈圈,那個馬尾和衣服都要小心…」
這是一個奇妙的場景,輔導老師和家長在草皮上窩著身,與孩子們討論如何闖過外展教練所設下的「環圈」關卡。不遠處有另一個小組,手拉著手,小心翼翼地踩著塑膠浮板緩步前進,接受教練嚴格的考驗。至於攀岩場那邊傳來的嘶吼聲,顯然是有學員正為高空攀岩預做練習,在意志力與體力之間拉扯所發出的喊叫。
平面與低空的探索體驗只是初步熱身,緊接而來的是踩上九公尺以上高度的繩索、橫木及岩壁。高空體驗對於視障學員來說,「視覺恐懼」應不是問題,但除了達到面對冒險所需要的勇氣狀態外,其實主要挑戰來自於離地九公尺高的孤獨感。沒有家人與師長的陪伴,這樣的「初體驗」可能前所未有,而地面上數十雙眼睛的期待與壓力,亦是學員要獨自面對的。
因此我們能理解,生平第一次克服如此質量兼具的障礙時,學員們為何有情緒波動了。「你知道嗎?我根本不相信我爬得上去,我的組員就一直替我加油,沒想到我真的辦到了!我真的辦到了!」剛從高空攀岩場攻頂成功的珮瑄,開心的與我細訴她個人獨享的成就感,即使她呼吸尚未調勻,而雙腳也還在微顫。
地面上的鏡頭一樣精采,小組成員編制的「確保團隊」,是高空體驗者的唯一保障,只見六個人各自謹守崗位,全都仰頭專注地看著他們的組員,在那一刻,他們明瞭守護一個生命的重要與困難。而旁邊聲嘶力竭、激動落淚的家長們,也終於知曉,適時的放手能讓小孩成長,而看到小孩的獨立奮飛,自己的心中將滿載驕傲。
營期的最後一晚,兩百八十名的學員讓渴望會館都沸騰起來。十二個小隊賣力地表演完準備的節目後,現場突然熄燈,伍思凱的【分享】響起,學員手中的螢光棒隨著音樂搖擺。
「也許有些夥伴對這樣的場景,可能沒有辦法看得相當清楚,但是我們希望透過看得見的夥伴,告訴看不見的夥伴,今天的晚上到底是多麼的星光燦爛!因為缺少了你,這樣子的營期就再怎麼都不完美。來,所有夥伴牽住隔壁夥伴的手,大聲的告訴他,謝謝你!謝謝有你的參與,讓營期更美好…」晚會主持人感性地說。
在黑暗中,有人哼歌,有人對泣,有人相擁。現場震撼的氛圍使我視線更加模糊,幾天朝暮以來相處的畫面不斷重現腦海,頓時忘記自己身為一個記錄者,而手中緊握的攝影機業已失焦。勇敢、愛、眼淚與感謝,是我們共同的回憶與收穫,當燈光重新開啟、營隊結束之後,無論遇到任何挑戰,我們都彼此相約,決不輕言放棄!
|